柔印機的智慧化:基於數據蒐集及分析的自動化
- 台灣柔版印刷協會
- 3月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為因應市場快速的變化以及源自消費者、零售商、品牌商的需求,少量多樣是個趨勢。這對印刷廠是項挑戰,必須運用各類新技術。新款的印刷設備不僅提高了效率,還讓印刷業者具備滿足市場需求的新功能。此外,更彈性的生產設備(例如數位噴印)協助印刷廠面對印量縮短的挑戰。
根據市場調查研究,柔印行業面對的挑戰主要有:
自動化
縮減的印量
更短的上市時間
更多的產品品種
熟練工短缺
印刷廠及包裝公司尋求既能確保印刷品質又能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,同時還要能持續改善效能。

更換套筒的自動化系統
印刷設備廠商為滿足客戶不斷提升的需求,也持續提出創新的方案,通過自動化來提升生產效率,也應對市場上各種發展趨勢,諸如減少停機時間、在最高速印刷下維持印刷品質、改善生產條件等,這些要求催生了自動更換套筒的柔印機。
為監測並確保印刷品質,系統必須找出兼具最小印壓及最佳質量的條件,這樣可以減少擦版的機會並提高生產力。於是具備即時比對印刷效果及原稿文件的系統被開發出來,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套準,並具備最少的損耗以及自動控制的穩定印壓。
無論印刷設備廠商選擇破壞性或漸進式創新,自動化都是這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裡必然的方向。
提升效能
現在的需求不僅要開發新產品,還得在生產流程中追尋更有效率及產能的方法,目的是給客戶提供品質更好且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。為此印刷(EG)(譯者註:即採固定色組印刷的方式,例如七色印刷)廣為柔印業者考慮,但未必適用於所有的訂單。
色域增益印刷有很多優點,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成本及品質。如何能夠在提升質量的同時還能獲利?如何能在應用固定色組印刷時還能保證效率跟產能?節約油墨、減少清洗、拼版印刷及節約材料都是通過固定色組印刷可以得到的改善。
近年的一些新技術諸如印刷機、網目輪、油墨、印前及製版等方面的革新,讓色域增益印刷更容易實現。這裡我們重點討論印刷機相關的要點:套準、穩定性及網點擴大控制。

無需人工參與的套筒更換,機械手臂將自動化推上一個新高度
設備智慧化
儘管包裝行業的發展前景不錯,但人才短缺仍是個挑戰。越來越多的熟練工人退休並離開這個行業,但願意投身印刷包裝行業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。
工業 4.0 及迅猛發展的自動化也對行業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業者必須隨之升級,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。設備製造商必須針對生產流程的各項問題做出創新,如此才能符合市場的潮流。
印刷機廠商則必須因應工業 4.0 的趨勢開發雲端控制工具,這些工具可以分析歷史數據,協助客戶優化庫存管理,這就是智慧工廠的概念。
生產過程中有很多即時的生產數據,例如生產速度、產量、產能、調試時間、預防性維護或維修的次數及時間。蒐集並分析這些數據是邁向設備智慧化的第一步。
通過演演算法,印刷設備可以向操作人員提出初始條件(張力、溫度、黏度、網目輪載墨量、分色、速度等)的建議,如此能降低對人員的依賴並提高生產效率,且獲得減少損耗、更多的設備有效利用時間及速度的益處。
簡單來說,系統分析過的案件數量越多,就越能提出準確的建議。下一步發展是結合視覺辨識系統,自動將相應的參數應用到重複或類似的工作上去。
設備智慧化把知識及以往成功的經驗融合,將原本印刷的「技能」轉化為「科學」,用來克服印刷人員操作水準的不足,進一步提升生產的效率!
※ 本文翻譯自美國 FTA " FLEXO " 雜誌 2020年 4月刊
原文標題:Future-Proof Flexo!
由「信華柔印科技 * 嘉昱有限公司」提供予「台灣柔版印刷協會」網站使用
※ 作者:Raul El Fakdi
科美西公司品牌經理,具有10年以上領導技能及商業流程設計的經驗
※ 譯者:信華柔印科技 * 嘉昱有限公司--林嘉彥 先生
Comments